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嗟来之食
释义

嗟来之食

jiē lái zhī shí
成语解释:
嗟:不礼貌的招呼声。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扬其目而视之,曰:‘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。’”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
嗟,不能读作“jué”。
成语辨形:
嗟,不能写作“蹉”或“磋”。
近义词:
盗泉之水、残羹冷炙
成语例子:
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五回)

词语分开解释

嗟来 : 1.叹词。来,语助。 2."嗟来之食"的略语。

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

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,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,对一个饥饿的人说“嗟,来食”,饥饿的人说,我就是不吃“嗟来之食”。终于不食而死(见于《礼记·檀弓》)。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

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国语辞典

不敬之食。春秋时,齐国饥荒,黔敖于路旁设食施予穷人,因态度不佳而遭拒绝。典出《礼记.檀弓下》。后用以指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舍。唐.杨烱〈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〉:「军井未建,如临盗水之源,军灶未炊,似对嗟来之食。」《儿女英雄传.第二七回》:「只因他一生不得意,逼成一个激切行径,所以宁饮盗泉之水,不受嗟来之食。」也作「嗟来食」。

德语 verächtlich zugeworfenes Almosen (V, Sprichw)​

法语 pitance distribuée avec mépris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6657条成语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故事及用法解析,是成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1997-2024 Mahpr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4 17:02:47